7月23日清晨7点半,巢湖市散兵镇佛岭村的田野间已经热闹起来。30亩连片的小米辣种植基地里,一株株辣椒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实,在晨光中格外耀眼。村民们三三两两分布在田间,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翻飞,大大小小的桶里,“红宝石”越堆越高。
党建引领乡村“火辣产业”
眼下,佛岭村的小米辣已经成熟,红彤彤地挂满枝头,开始进入采摘期。
这片辣椒地是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重点产业项目。佛岭村党委书记孔德敏介绍,选小米辣是因为它市场稳定、种植难度低、生长周期短,是可多期采收的高效产业,村里种植大户有经验。“这是从山东引进的优质品种,种植面积30多亩,品相好,色素、辣度、产量高,适合本地气候土壤。”孔德敏随手摘下一颗展示。
“辣”出多重收益的致富经
辣椒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,让村民“家门口就业”。村民郑绍青流转1.3亩地,年租金650元。今年常来基地干活,前期移栽、施肥日薪100元,现在摘辣椒多劳多得,3个多月工钱超5000元,像他这样的村民不少。“佛岭村2/3土地经合作社流转,村民每亩年租金500元。”孔德敏说,4月栽种以来,各环节都需用工,采摘高峰期每天吸纳20余名村民务工。
自6月下旬头茬小米辣成熟以来,基地已累计采摘2万多斤,高峰期每天出货1000多斤。正在田里采摘的村民黄招英笑着说:“干了20多天了,摘得多挣得多。村里许多和我一样没有外出务工的村民都在这里干活。”据介绍,到目前为止,仅小米辣种植这一个项目,合作社已发放各类务工费用5万多元,参与劳作的村民最多挣了6000多元。
“辣”向未来的乡村振兴路
在距离小米辣种植基地不远处的加工场,空地上铺晒着刚采收的辣椒。孔德敏抓起一把正在晾晒的干椒介绍:“除了鲜椒直销巢湖本地市场,我们还尝试进行烘干加工,这样可以延长小米辣的销售周期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”在这里,新鲜的小米辣经过烘干加工后进行分拣、装袋,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储存和销售。
2024年,散兵镇佛岭村以“党组织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盘活土地资源,推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“双增长”。当年,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7.06万元,经营收益61.98万元。如今,这片红火的辣椒地不仅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,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。(周晓梅)